当前位置>>实验室概况

重点实验室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成立,并于2007年11月通过专家验收。

【发展历史】

该重点实验室是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该教研室于1956年在章德馨副教授领导下建立,并得到初步发展。1977-1989年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王振义教授(1992年任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动脉粥样硬化和止血与血栓的研究,取得系列成果,相关工作先后获得了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等一批科技奖项,该学科也于1984年成为首批上海市地方高校重点学科。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徐也鲁教授和张启良教授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2000年该学科成为博士点学科。2002年5月24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陈国强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开始新一轮的以内涵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学科建设。整个团队秉承“敢说敢想敢做,百折不饶、锲而不舍”的科学创新精神,致力于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化学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白血病发病学研究,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并获得“上海市教育系统文明组室”、“上海市文明班组”、“上海市劳模集体”等称号。

【人才队伍】

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高校化学生物学E-研究院建立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依托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建立疾病发病学研究中心和依托海外优秀人才建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的总体运行,实行研究组长负责制,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学科发展计划,明确各中心的工作目标,对各中心在人才培养、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等方面实现目标责任制、激励机制。鼓励优秀的青年学者与国际著名学者合作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同时本实验室择优对外开放。目前,实验室有固定人员42名,85%以上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工作经历,正高19名,副高12名。流动人员18名。长江特聘教授1人,长江讲座教授3人,中组部“千人”2人,“青年千人”6人,国家杰青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基金获得者2人,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6人,东方学者讲座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7人,上海市“曙光学者”4人,上海市“晨光学者” 3人,浦江人才计划资助11人。

【研究概况】

该实验室围绕肿瘤细胞命运决定的化学生物学研究、造血干细胞和白血病干细胞、肿瘤分子标志物研究及靶向治疗、疾病蛋白质组学、结构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等方向,开展多学科交叉,系统开展发病学及治疗学的基础和转化医学研究。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973”计划和“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集成、重点、面上项目和上海市科研项目等200余项,取得系列重要发现,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Cancer Cell、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PNAS、Blood等发表SCI论文近200篇,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授权五项发明专利。期间,实验室共培养了90余位硕、博士研究生,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5人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1人获吴瑞奖学金。

【展望】

本实验室常年欢迎海内外学者的加盟,继续凝聚高水平学术队伍,建立先进的实验研究平台,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开展以肿瘤细胞命运决定为核心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和引领作用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同时,通过制度建设和学术环境建设,营造出一种互相关爱、互相支持、永不懈怠的科学创新氛围,形成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发展格局,从而为实验室的良好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登录 常用期刊链接 科研动态 支部建设

1